conte-d-ete-1996-03-g  

生活就是喜劇  愛情也算哲學

-名影評人 聞天祥

侯麥可以說是以連串「系列」電影享譽影壇的。「六個道德故事」、「喜劇與諺語」系列是他自六○到八○年代的創作主力,其中《克萊兒之膝》、《慕德之夜》、《綠光》、《我女朋友的男朋友》都已是公認的經典。「四季故事」則是他九○年代的代表作。

《春天的故事》(1990)描述妙齡少女看不順眼父親的年輕女友,於是處心積慮想把新認識的女哲學老師介紹給他,結果卻弄巧成拙。《秋天的故事》(1998)變成大夥忙著幫中年剩女找男友,但介紹人個個心猿意馬,竟出其不意促成良緣。

《夏天的故事》(1996)講的是優柔寡斷的男孩,夾處在「夢寐以求」、「垂手得」和「旁觀者清」的三個女孩間,方寸大亂的愛情選擇題。《冬天的故事》(1992)反過來讓女主角有三個男人愛,她卻擇善固執為這些關係畫出界線,然後等待奇蹟。

以上簡述,你會以為「四季故事」好像兩兩成對,互為反照。其實也未必。應該說侯麥不落俗套,即使相似的材料,換個作法,他就能調配出截然不同的味道。《春天》明亮中帶著浮動,《夏天》熱情卻也焦躁,《秋天》成熟醇厚餘韻不絕,《冬天》則有等待奇蹟的毅然決然。而且在1992的《冬天》和1996的《夏天》之間,侯麥還岔出去拍了另外兩部片子。亦即這個系列大可以獨立欣賞,也不必按照節氣或拍攝順序來看,各有各趣味;合觀對照,只會更令人拍案叫絕。

以前曾有美國論者說看侯麥電影就像在看油漆牆壁,楊德昌卻在1987金馬影展特刊讚美侯麥是「世界上最知道如何拍電影的人」!天差地遠的評價,正說明他美學的獨到。侯麥電影接近生活的程度,彷彿信手摭拾、不費功夫;然而這宛如呼吸的自然節拍,才是導演最困難的功課。不可思議的是拍攝「四季」系列的侯麥,已經年過七十,但是他對愛情、青春的掌握,絲毫不見老氣。他本來就不是早慧天才,在「法國新浪潮」的五虎將裡,屬他最年長,卻又最晚走紅,但路遙知馬力,侯麥從不過時。幾乎所有人都能在「四季」看到自己卻毫不刺眼,因為大師的幽默體恤,雖然一針見血,卻讓人甘之如飴!

聞天祥,著名影評人,現任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並於台灣藝術大學、銘傳大學等校授課。

 

arrow
arrow

    swfil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