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透過廣播人的聲音去想像,甚至塑造這個人;那些我們熟悉的聲音、心裡掛念著的歌曲、輕鬆無慮的悠閒時光以及點播的曼妙音樂,都成為我們日常生活裡的某種寄託,也是所有人的共同回憶。
-導演 尼可拉斯菲力柏特
法國導演尼可拉斯菲力柏特(Nicolas Philibert)的電影,向來以溫暖的手法拍攝,並連結了這世上不同的領域:他曾以《無聲國度》(In the Land of the Deaf)引領觀眾進入聾啞人的世界;以《山村猶有讀書聲》(To Be and To Have)去看孩子們的世界;更以《娜娜緹》(Nénette)介紹巴黎動物園40歲「元老級」動物明星-母猩猩娜娜緹。菲力柏特總能成功撇開功利競爭,而以最純淨面去看生活中的一切,讓人們看到了人對人、對世界的關愛,也看到一些簡單卻美好的事物,如此的堅持反而常使他的電影更充滿了傳奇性。
「我一直堅信一部偉大的電影,是要從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出發的。」非科班出身的尼可拉斯菲力柏特,二十多年來總不斷為法國影壇帶來讓人驚豔又印象深刻的優秀作品。而他的攝影機,也往往瞄準人們最容易忽視的世界去拍攝,如1990年的《羅浮宮殿》(Laville Louvre)描述羅浮宮展廳繪畫幕後的安裝故事。1992年的《無聲國度》則從聾啞人角度去看他們與啞語的關係,獲得法國「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ema)評選為年度10大佳片。1994年的《動物,動物們》(Unanimal, de sanimaux)道出了一個自然博物館修復的無名英雄故事;1996年他拍攝的《我很微小》,描述了一間精神病院的病患們要籌演一場演出的故事;而他2002年的成名作《山村猶有讀書聲》,則溫暖了全世界觀眾的心。
菲力柏特的電影總以關切人文為出發點,並以其敏銳的眼光和獨特的視角,將日常生活中視而不見的東西聚焦放大,為人們提供一個有趣、珍貴且多層面的探索空間。近年來,他拍攝的題材更是創新大膽,2007年的《回到諾曼第》(Retour en Normandie),重塑了三十年諾曼第農民的原貌及生活;2010年的《娜娜緹》則描述巴黎動物園40歲元老級動物明星的故事,十分受到好評。而他今年的新作《音躍巴黎》(La Maison De La Radio),則引領聽眾進入法國廣播電台曼妙醉人、音韻無窮的萬花世界,該片並入選柏林影展電影大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