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怡平
加入歐盟後的羅馬尼亞現代社會寓言《靈慾告白》(Beyond The Hills, 2012),直探教會與極權政治的本質,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電影佳作。
克里斯汀‧穆基(Cristian Mungiu)執導的第三部長片《靈慾告白》,再次在坎城影展創下奇蹟,除為自己奪下2012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外,更一舉將首次演出電影的兩位女星──柯斯米娜史崔坦和克莉提娜芙露圖爾,雙雙推上坎城影后寶座。而熟知克里斯汀‧穆基作品的影迷,更對他前兩部作品:《幸福在西方》(Occident, 2002)、《4月3週又2天》(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2007),令觀者驚豔的才華而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象。
在這部改編自羅馬尼亞女作家塔吉亞娜.尼庫萊斯庫.布蘭紀實小說【致命的告白】的《靈慾告白》中,克里斯汀‧穆基將戲劇空間清楚地切割為世俗的「小鎮」,以及宗教的「位於山丘上的修道院」。他們遙相對望、互不侵犯,各自在各自的領土上執行一套自訂的律法,奉行不同的生活守則,直到某日,一位特立獨行的女子的到來,挑戰並質疑這兩個世界的遊戲規則,並執意建立以個人為主體的思考與生活型態……。
女人為了尋求自由而離開羅馬尼亞,孤兒院長在她離去後,擅自將她的房間挪給另一位同意這個體系的新進者使用,無異於將她賴以安身立命的空間,連根拔除;醫院則視她的反抗為一種精神疾病的癥兆,先是以注射麻醉藥來麻痺她的身軀,繼而以布條將她綁在床上,限制她的行動空間;就連一向被視為慈悲與寬容化身的宗教,也將她的挑釁與人身攻擊,視為是撒旦對於上帝的攻訐,指責她惡魔附身,將她以狗鍊五花大綁在十字架上,施以驅魔儀式,剝奪她僅存的思想空間。這些「以『愛』之名」而施行的作法,卻導致這位全劇中唯一膽敢挑戰權威,具有獨立自主思想的女性的空間權不斷地被剝奪。
人總深信自己所作所為、一切都有正當理由,然而世界上卻有許多錯誤,竟都以「愛」與「信仰」之名,將好的、不好的思想都灌注給身邊最親密的人;而世上不同主義的信徒,大多數放太多的心思在所謂的形式,卻很少將這個信仰的精神與智慧,實踐到日常生活的待人處事上,故而悲劇不斷發生。
《靈慾告白》將物質空間轉為戲劇空間乃至抽象的心靈空間,見證了西方電影長久以來深厚的哲學思想傳承以及美學素養,如何挹注、轉化成戲劇的養分,使得電影不再僅是娛樂,而成為藝術。
摘錄自『彭怡平的博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