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敏勇/詩人
《光榮時刻》是有關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的電影。法國殖民統治阿爾及利亞一百三十年,從一九四五年塞提夫大屠殺(類似二二八事件),經由三兄弟歷經十八年手足情深的故事,見證了一九六三年獨立榮光。
法國畢竟是一個有文化深度、藝術涵養的國家;而阿爾及利亞這個北非國家,也在苦難中孕育了獨立的意志與感情。當代法國思想家有多位阿爾及利亞裔公民,在被殖民與獨立的際遇思索政治與社會課題,就是例證。
《光榮時刻》的導演雷契.鮑查瑞(Rachid. Bouchareb)就是阿裔法國人,飾演三兄弟的演員,有兩位摩洛哥裔、一位突尼西亞裔法國人。殖民與被殖民交織出新的歷史與文化、藝術視野。
法國能面對歷史、阿爾及利亞也能面對歷史。經由文化和藝術的努力,探索過去,追尋人性形貌。塞提夫大屠殺幾乎是殖民統治的典型性壓迫事態,就像國民黨中國在台灣的二二八事件。阿爾及利亞人在事件中覺醒,但台灣人在事件中挫敗。為什麼?一直到現在,二二八事件仍然未形塑充分的覺醒意識。
被殖民的阿爾及利亞人,被徵召參與法國與越南胡志明領導的獨立戰爭。大哥在著名的奠邊府戰役留下身心刻痕;二哥是塞提夫大屠殺的抗爭者,在監獄中成為政治犯;最小的兄弟到巴黎,想依靠培養拳擊手與經營風月場所獲利。但最終都在獨立運動投入心力。手足之情、國家之愛相互輝映。
在殖民者的首都巴黎,阿爾及利亞人聚集的違章住宅社區,暗澹的生活裡顯出追求獨立的光輝。覺醒者團結在一起,向殖民者挑戰。暗殺依附殖民權力的同胞,也因此遭受報復;策反附庸者,但也在同胞的出賣中犧牲。獨立運動的血肉化印記在歷史。
最終,阿爾及利亞獨立了。一百三十年的殖民結束時,新的歷史被書寫。法國人和阿爾及利亞人共同面對記憶: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過去和現在,眼淚和歡笑交織。獨立的光榮時刻是獻給阿爾及利亞,也是獻給法國的,更是獻給追尋國家獨立榮光的每一個人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