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台大社會系研究助理梁晨
『如果我想相信梅貝兒是顆天上的星星,我會。如果我想要相信他是隻駐足在我們窗前的鳥,或是棲息在我肩上的蝴蝶,或是一隻該死的青蛙......』
(這篇是關於3/28上映的電影《愛的餘燼》的推薦文,通篇皆有雷。請斟酌閱讀。)
去年和朋友討論《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朋友說她認為那部片的重點並不在於哪一個故事是真的,重點是主角經歷過這麼強烈的痛苦之後,選擇去相信什麼,以克服他所經歷過的苦難。當時我並不是很理解這個論點,因為我一直都相信經歷過的事情是真的存在,我們必須去接受事情發生,即便那是如此的疼痛。當時我不知道為何深深相信活在疼痛與虧欠之中也比活在不存在的幻想來的有意義。
但是在看完《愛的餘燼》後,我突然理解朋友要表達的意思究竟是甚麼,也對這件事改觀。
《愛的餘燼》故事主旨在講的是一對恩愛的戀人,迪迪爾與艾莉莎,在女兒梅貝兒得到白血症後,陷入的痛苦掙扎,以及隨著女兒的死去,這兩個人在價值觀上的分歧如何影響他們的感情以及之後的人生。
迪迪爾是個非常理性的人,即便他是個音樂家、一個牛仔,熱愛所謂藍草音樂(Blue Grass),相信阿帕拉契山以及印第安人的偉大藝術。可是當他面對生老病死時,他是如此的理性。他認為死亡就是死亡,死亡就是結束就是消失就是不復存在,死去的鳥兒不會成為天上的星星,死去的女兒不會成為窗前的鳥。死亡固然傷痛,但人終究是得為了現實還存在的人而活下去。
相反地,艾莉莎是個刺青師,她總是將愛人名字刻在身上,一旦感情結束,再設計圖案蓋過。看似乾脆了斷的她,卻不能如此理性或固執地去面對女兒就是死去的事實。如引文所述,她說:『如果我想相信梅貝兒是顆天上的星星,我會。如果我想要相信他是隻駐足在我們窗前的鳥,或是棲息在我肩上的蝴蝶,或是一隻該死的青蛙......』,她沒有辦法用現實去撫平女兒死去的傷痛,但她可以透過去想像離開的女兒化身成為什麼而平靜下來。
電影中充滿了這兩種思考方式的針鋒相對,情侶之間的爭吵都集中在這種觀念的對立。一直到了電影最後,艾莉莎因為實在無法承受失去女兒的傷痛而選擇自殺,最後因為腦死而被安樂死。在她在醫學意義上死亡之前,一向相信死亡就真的是結束的迪迪爾,輕輕地吻了太太的臉,說:『妳可以幫我向梅貝兒問好嗎?』
於是,導演在前面鋪陳以表達他中心論點的小故事全被串在一起:即因為有感情,因為有愛,人在失去時總得編造一些甚麼,需要去相信什麼,以面對不能承受的傷痛,以支撐自己活下去。需要相信死去的女兒可能是天上的星星;需要相信死去的女兒可能是窗櫺前的鳥兒。即便是再理性的人,也需要去相信,死去的太太和死去的女兒,可能會在另外一個世界重逢。
是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固然好看,但同樣一個道理,《愛的餘燼》實在是講得更好。
3/28上映,大家有時間記得去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