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1302.jpg  

作者:阿達 ◎資深媒體人

有些電影看似平凡無奇,卻在長達兩小時的片長裡從頭到尾緊緊抓住你的注意力;沒有令人為之神迷的明星,卻讓你為這些角色的每一個困境與每一滴眼淚感同身受。伊朗的《分居風暴》就是這樣的一部神奇的電影,它提醒了我們一部電影竟可以在劇本、演出、攝影與導演等方面臻於如此完美的境界,並不故作高調遙不可及,而是透過對每一個人物不帶偏見的關照,看到創作者對人性與對社會的悲憫。

《分居風暴》從一對結褵14年的夫妻在法庭的鬥嘴揭開序幕。妻子希敏希望女兒在更好環境成長,決定移居國外,但丈夫納德拒絕,因他放不下患有阿茲海默症的父親。希敏只好向法院訴請離婚,希望帶著女兒離開。兩人聽起來似乎都很有理,法官無法裁決,駁回了離婚請求,希敏負氣搬回娘家。納德要上班,女兒又要上學,他只好透過介紹雇了一名少婦羅芝來照料父親,卻沒想到就此引發了一連串無法收拾的連鎖風暴。

納德與希敏這一家人看來是個理性開明的中產階級家庭,相當重視讓女兒接受最好的教育,但帶著女兒前來打工的羅芝卻似乎來自另一個世界。她瞞著失業的丈夫出來賺錢,因為依照宗教信仰,她是不能在陌生男子的妻子不在的狀況下出現在對方家中的。就連要替失智老人清洗身體,她都必須先打電話徵求宗教諮詢,但她的為難還不僅於此。某天納德返家,竟發現羅芝不見人影,老父則被綑綁在床上,翻落床下而失去意識。羅芝回來後,被盛怒的納德給推出大門,不慎摔落樓梯,一場羅生門官司就此展開。

隨著這場官司的過程,原本看似單純的案件竟被不可思議的複雜化。當案件細節被抽絲剝繭,秘密與謊言陸續被揭發,許多難言之隱被迫攤在陽光下,卻只讓誰是誰非成為更加無人能夠定奪的謎團。而女兒的老師、樓上的鄰居、羅芝的丈夫等人,紛紛被捲入案情中,每個人的說法、態度與選擇,都在左右著案情完整的面貌。就連納德和希敏自己的女兒,竟也無法倖免於難,而成為了決定官司成敗的另一片拼圖。

伊朗的電影創作環境並不自由,大膽碰觸禁忌題材的導演,甚至會遭到被禁不得拍片與出國的命運。但《分居風暴》從頭到尾從未對任何伊朗現況提出任何明確的質疑與批判,卻又巧妙地透過一場官司,把宗教、階級、性別等議題共冶一爐。通常一般觀眾並不容易體會不同宗教的人們所需面對的各種限制,但《分居風暴》卻因為讓這每一種限制都帶來了無法逃避的抉擇與後果,而讓不同區域的觀眾也可輕易感同身受。在那個社會綿密如織的重重限制之下,每一個個體的為難與堅持,與他人的為難與堅持互相衝撞,成了誰都無法妥協也無從解套的難題。

在這個故事裡,沒有誰是真正的罪人與壞人,每個人的身不由己,卻都在對其他無辜的人帶來傷害。而當你必須說謊,才能保護自己與家庭,或是忠於你的信仰,你又如何抉擇呢?隨著對與錯的界線和標準都被模糊,《分居風暴》在冷靜寫實的基調之下,卻傳遞出比驚悚懸疑片更加震撼人心的戲劇性。而優異的攝影彷彿呼應著故事,在客廳、車子、樓梯口等一個個小格局的空間裡,以無法窺見全貌的角度與構圖,呈現出這些角色每個人都無法看清的事實真相,讓觀眾被迫透過自己看見的,選擇自己所相信的,就跟片中的角色一樣無奈與無助。

DSC_4616_1.jpg   

 

原文出處:『他方│中時部落格

 

arrow
arrow

    swfil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